写在前面的话:每一个人都想创业,即便是没有胆儿,也想发财。有人认为,创业是否成功取决于你能否在常识和幻想之间找到一个机会点。依据常识创业,这样的创业往往会无疾而终;还有一些人是受到幻想的蛊惑而去创业,希望越大亏得越多。所以,成功的创业既不是基于常识,也不是基于幻想。一句话,如果你能够让羊毛出在猪身上,而后让狗买单。你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在我看来,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就是必然性。比如资本优势,即便我们的注册资本都是扯谈,我们至少也要凑足支付工商代办机构的费用。柳传志说,他创业的时候只有20万。你知道84年的20万意味着什么?政治刚刚解冻,每一个人都很贫穷的时候,那是一笔天大的巨款。如果没有资本优势,那么至少有点技术优势吧。比如最早接触计算机的人,比如上世纪70年代就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上班的柳传志创业,技术优势就比一般人多。或者有渠道优势,比如赊购玉米可以半年后付钱的王石。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就要老实一点点,比如寄望于老爸能够开着宝马来给你做账发迹,或者找一个可能做省委书记的岳父。
别人的成功
有一种成功叫着别人的成功。比如柳传志的成功。
柳传志在研究计算机的机构上班,他创业以后也不是就开始做计算机或者销售与计算机相关的产品。他们有钱,有关系,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后来觉得组装计算机赚钱,就开始做计算机了。
柳传志的父亲柳谷书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银行国外部、中侨委三司一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外运公司、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事务部等担任要职。一个重要的身份是律师,律师证的编号是02。1984年,63岁的柳谷书创办香港中国专利代理公司,成为中国开放以后最早放眼国际的先行者。为后来柳传志前往香港倒腾计算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柳传志没有父亲的帮助根本无法前往自由的香港,更别说在香港开办联想的分公司了。在香港购买计算机的部件,在“寸草不生”的大陆销售,这个渠道优势有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企业的生存
概念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种概念是凭直觉得到,一种概念是用假设得到。用直觉得到的概念,它表示某种直接领悟的东西。蓝,作为感觉到的颜色,就是一个用直觉得到的概念。用直觉得到的概念又有三种可能的类型:已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不定的或未区分的审美连续体的概念,区分的概念。用假设得到的概念,它出现在某个演绎理论中,它的全部意义是由这个演绎理论的各个假设所指定。蓝,在电磁理论中波长数目的意义上,就是一个用假设得到的概念。懂得概念的区分,才明白定义的重要性。肖知兴先生认为,做企业需要知道三个教科书一样的概念:产品领先,客户贴近和运营卓越。一般的企业守住一个优势,然后其他两个做到60分以上,这个企业就已经相当优秀了。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三个概念。在餐饮业,米其林餐厅是行业领先;海底捞是客户贴近;麦当劳是运营卓越;在家具业,那种设计师的品牌,是产品领先;家具大卖场是客户贴近;宜家是运营卓越;在手机业,苹果是产品领先;小米是客户贴近;而华为是运营卓越;在服装业,奢侈品品牌是产品领先,淘宝上的淘品牌是客户贴近,优衣库这种快时尚是运营卓越。
我有一个朋友做服装,我们就以服装行业为例。今天中国服装业要产品领先,在我们这一两代人身上,基本上不可能实现。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就算是西方,服装业的奢侈品也都是以法国和意大利为主。这两个国家成为奢侈品的发源地,至少500年以前就定下来了。文艺复兴从意大利起源,之后就是几百年的改革、革命,整个现代世界就是从文艺复兴开始。其实这些奢侈品卖的不是服装,而是近代几百年西方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所以,今天中国服装业如果想要产品领先,除非卖“中国的成功”。丝绸算是“中国的成功”,湖州曾经出产最好的丝绸。而现在,最好的丝是日本在巴西养的蚕,产出来的丝。品牌就是典型的客户接近,你在淘宝买东西,店小二叫管你叫“亲”,这是客户贴近。淘宝的成功无疑是站上了互联网这块祥云,更好的贴近了消费者。贴近客户是大多数中国服装企业的一条生存之路。运营卓越是一条真正的康庄大道,但我们很少有人走。走这条路要拼管理,想成为快时尚,就只能在管理上下死功夫。从设计到生产,从供应链管理到零售,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位。但很多人都想赚快钱,所以这个事情就没人做。我们很多快时尚都做成了批发。批发和连锁最大的区别,就是服务,服务靠的是标准,培训,复制。你不扎实地做个三五年,根本做不出来。
企业的瓶颈
企业没有资本优势,产品何以领先,投入、投入、投入是何等的重要。华为赚了第一笔钱以后买了地以后,变更一下工商登记成为“华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作为产品的研发资金就是会积累技术优势。华为专注于海外市场的拓展,运营卓越成就了自己的成功。商业竞争很激烈,需要一种死撑的精神,你只要比他多活一天,你的机会跟他就不一样。比如房地产里的顺驰,孙宏斌是要与王石一决高下的牛人,没有撑到2008年死掉了。龙湖撑过了2008年,牛皮哄哄的发展就有不可限量的样子。一言以蔽之,企业不发展,生存就成为问题。企业要发展就会遇到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瓶颈。企业的未来还是要依靠管理,管理是不是第一生产力不重要,管理降成本,也出效益。
如果一个律师,他坚持活着,坚持呼吸90年,他是不是可以评价与他共事的全部同行?法律服务的瓶颈是什么? 是产品领先,客户贴近还是运营卓越?我写这段文字,与这个社会交流、沟通算不算客户贴近?律师如何发现企业的优势,如何为企业助推,在企业面临瓶颈的时候,为法人的呼吸植入一块“支架”?
写在后面的话:社会生产除了刀耕火种的农业,最牛掰的就是作坊和工厂。工厂是制造业的核心内容,一直以实体经济的代表自居。看不起服务业,最有钱的金融业也被视为实体经济的服务员。在制造业倒下的侧畔,金融业都成了世界五百强,制造业为此交出了自己的大部分利润。后来的制造业不恨金融业,即便是为金融业打工的事实让企业家差点心梗。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虚拟经济肢解了实体经济的货源组织、生产方式和交货方式,让制造业交出最后一点尊严。企业家包括银行家,不仅仅是作坊主;虚拟经济满足社会的新需求,是新工具运用的实体经济。
有人认为,财富是造福他人的资源和权力。有的人创业是为了就业,为了生存;有的人生活无虞,创业是为了财富。所以,可以自己生活得很好的时候,可以不去代为管理这些资源,不争取这个权力。当然,如果你还是一个为了生存而奔波的屌丝,财富与你也就没有什么关系。拥有财富的人,极可能得到财富的滋养,身心俱佳,也可能遭遇金钱的折磨,身心俱疲,德才俱损。
创业成功从来不可依靠复制,只有财富的积累依赖复制。听说柳传志的女儿在滴滴意气风发,她并没有染指联想的业务,代理联想的地区销售。又听说,柳传志的侄女是优步(中国)的负责人,一个从律师到高管的转身复制的不就是她爷爷刘谷书的人生轨迹?
如果你的创业没有未来,如果你的人生乏善可陈,静下心来做成功者的基座。如果做不了珠穆朗玛,就做一个厚一点的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