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过去的美好
发布时间: 2020-10-03

人类的记忆、情感信念既能区分人与人的不同,也是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纵观人性,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性格,特别是具有不同的记忆,不同的欲望,不同的信条。

们调用过去的经历、信息、图像、场景就是回忆不过,我们也不能像录像机和录音机一样记住听过或者见过的所有内容。这是因为我们的记忆编码系统会遵循它自己的运作模式。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我们无法记住3之前的事情,甚至于无法回忆7岁之前活动。即便是看着3岁之前的照片和视频我们也只是知道照片和视频里的那个影像是我们自己而已,却也无法感同身受的记住那个照片和视频里的场景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3岁之前的记忆是一片空白。

心理学家认为婴幼儿没有形成完善的感知能力感觉和知觉还处于发展当中对于周围事物、信息的感知能力,处于一个盲目和懵懂的时期他们大脑通过感官接收到的信息,往往和成年人接收到的信息相差非常大。“诗性思维”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一种彻底刨除理性和逻辑,直面内心最原始需求的思维方式。比如能够感知到不同颜色在内心的感觉,不同的声音、空间印象对人产生的感觉。被诗性思维主导、完全不具备理性思维的阶段,记忆编码会呈现出一种“成年人无法理解”的方式。生理心理学家横向研究了人类和其他原始程度不同的物种这些物种不论外部形态如何的不同,在脑部形态上始终遵循从低等到高等的有规律变化。观察一个物种脑部组织在整个躯体中的比例,以及脑部组织内部的构成规律,就可以大概知道这个生物的智慧程度。越高级的物种,在从最开始的受精卵向着成熟生命个体发展的过程当中,始终要经历一个类似其他低级生命体的脑部发育历程。换句话说,我们人类在胎儿和婴幼儿时期,始终会经历“像虫子一样聪明”到“像猴子一样聪明”到“拥有人类的智慧”这样的发展历程。

物理学家发现,人眼对可见光光谱的感知范围随着年龄不断变化。3岁时期的人类能够感知到一些成年人无法感知的光谱范围。这种特点不仅仅局限于光谱,也包含了其他物理信息。比如婴幼儿具备的声音阈值(能够辨识的最小声音的分贝数)也比成年更低,小孩能听见人听不见的声音。民间常说,婴幼儿能够看见一些其他的东西,也许科学的原理就在这里

我与12岁的向邑交流,让他认真的回忆3岁以前的活动。他讲出来的故事居然发生在9岁的时候,对7岁以前的事情基本上一无所知。孩子的记忆如此的破碎,我认为是因为学习过载所致。学习还是比较痛苦,他的记忆、情感和信念很难被重视。我希望他能够直面困难,直面自己的欲望,有意识的提高自己能力,具有更多选择的能力。我想我的希望或许只是一份祝福。

我最早的记忆与一张很快消失的黑白照片有关。因为拍摄的角度问题,看起来我仿佛拿着一个小棍,而小棍还挑着一个小桶。照相的时候,我应该只有3岁,又或者是2岁。这张照片在书台上的玻璃下很快就模糊坏掉。还有两个记忆很符合年龄很小的特征。我在外公家的晒坝疯跑,直接跑到了坝子的边上,沿着陡坡滚了下去。还有一次就是躺在妈妈的怀里,看着外婆端着盆过来,我一脚踢中了脸盆,盘里的开水烫伤了我的脚。如果这两个记忆里的我如果不足够小,就证明我的确足够傻。其他的记忆都无法精确的标注时间,只能说是在12岁以前,或许发生在7岁,又或发生在9岁。比如第一次穿丝袜。妈妈买了一背篓红苕藤,给我买了一双肉色的短丝袜。我穿了丝袜去地里摘南瓜。因为脚下特别凉爽,我走了一段路,就忍不住脱了鞋,仔细的摸一摸脚底,感受脚底的那个凉爽和丝滑。当然,还记得在教室后面的石板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在土墙下粪桶边排队上厕所,用嘴削铅笔,也为写不好8而沮丧。小学时的记忆片段也不多了。第一次与妈妈去小学报到,走在漏洞的木楼上战战兢兢。黄葛树下的梭梭板第一次做好,我们排着队梭下来。在风雨交加的教室上课,在农家堂屋里上课,与贺红琴撞衫,与汪建国他们一起去小溪捉鱼玩,去梭梭板下面看熊东静他们下象棋,与龚宝剑打架,作弄罗春元,……

在3岁以前,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还在发育,我们看见的听见的东西也会非常特别。又或者因为我们急速发育的大脑还不能对这一时间的记忆进行很好的存储和编码。以至于成年以后的我们无法对3岁以前,甚至于7岁以前的记忆进行很好的调取。

 

 

关注微信公众号持续了解资讯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