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世界
发布时间: 2018-02-06

写在前面的话:有人认为,时间只是人类社会发明的概念,而人不过是观念的动物。我们只是时间里的爬虫?

学习有时候会让人癫狂,并没有解惑,他妈的问题更多。学了很久的相对论,至今不知道相对论说了什么;看了各种量子力学的论文,还是觉得不懂;热力学就是一种概率?有人认为:是宇宙大爆炸创造了时间,是在这之后才有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编故事和追寻踪迹发现事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类活动。不过,我是不知道那些是故事,那些又是事实。漂亮的小说故事有带入感,让我们忘记窗外的班主任。神奇的科学故事有带入感,让我忘记了自己属于哪一个时间或者空间。德国唯心主义思想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姆·约瑟夫·谢林认为:人是自然的顶峰,因为人类能够意识到自身。我们真的能够“意识到自身”吗?

我们的身体由基因决定,我们是不是运送基因的机器?我们有没有灵魂?如果有灵魂,灵魂会不会也只是基因的显示器?我们害怕死亡,害怕孤独,害怕凄冷,为什么会期待肉体被冻住不腐,灵魂被冻住不灭,时间被冻住不逝?我们爱自己,爱这块肉体还是这具灵魂?如果可以区分,我是那块肉,还是那个魂?

如果我们大脑失忆了,我们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吗?


认识宇宙

我们在宇宙之中,或许真的无法认识宇宙。我们有理由“相信”宇宙在膨胀,其他太阳在不断的远离我们。我们认识的宇宙系统在一个更大的空间里在不断扩大?我们就像处于铁通中的蚯蚓,无法相信五官“看到”的世界,又无法看见铁通外面的世界。我们不断的蠕动,不过总是无济于事的样子。

如果说广义相对论描述了宇宙的运行法则,那么量子理论就描述了原子的存在方式。直到今天,我们发现宇宙的运行方式和原子的生存法则不能“自洽”。这两个理论并不是科学的最终结论,只是不断的被验证。

19世纪中期,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提出了有关电磁场的第一场论。在20世纪早期,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决了引力问题成为第二场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统一场论(unified field theory)就是为了试图证明电磁场和重力场是一个基本场的两个不同表现。当量子理论出现之后,问题变得更加复杂。1925年,量子理论方程被沃纳·卡尔·海森堡发现,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上的每一个元素都被认为是量子力学方程的一个解。即便是化学专业的学生或许都不知道,整个化学体系都基于这一个方程。量子力学方程以及用它们得出的结果每天都被应用于物理、工程、化学、生物乃至更广阔的领域。量子力学对于当代科技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没有量子力学就不会出现晶体管。不过,我们实在无法理解量子力学的理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直到死去都在质疑这个自洽的理论,我们更是无法知道这个理论是对世界本质的一次非同凡响的深刻探究还是侥幸灵验的一个美丽错误?相对论在宏观层面上解释了自然界和所有现象的行为;量子理论在微观层面上解释了自然界和所有现象的行为。然而,令人困惑的是,这两个理论互不兼容。广义相对论在宇宙大爆炸处失效的原因是它与量子理论不相协调。1900年马克斯·普朗克在柏林发现量子理论。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论文中指出,量子假设可以解释光电效应。这是现代光检测器和电视摄像机的基础。也正是因为这个工作,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不是因为伟大的相对论。是其中一个理论错了,还是都有问题?统一场论要从正负电子,到基本粒子,再到中子,质子,原子,分子;从各粒子自旋,力矩,磁矩,角动量,宇称,能量守恒,动量守恒都能说清楚。

今天看来,20世纪物理学的两颗明珠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个理论带来了丰富的成果,奠定了当代科技的基石,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这两个理论不可能同时正确。因为它们相互矛盾。而过去每一次成功地将相互矛盾的两个理论统一时,我们的世界观都产生了巨大的飞跃。艾萨克.牛顿整合了伽利略·伽利雷的抛物线运动和约翰尼斯·开普勒的天体椭圆运动,发现了万有引力;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将电和磁的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电磁场方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解决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明显冲突时,发现了相对论。就是这样,等待有一个大咖给我们一个surprise


认识生命

在生物学家看来,生命与其他的东西并不相同。比如,物质是不会代谢,不会呼吸。不过,物理学家认为:星球也有生老病死,原子也有属于自己的进化、衰变过程。或许,万物有灵,并无不同。

在物理学家看来:所有的生命仍然由原子和光信号构成,同山上的青松和星系中的群星间交换的原子和光信号并无区别。宇宙如何起源,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他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相互影响?生命如何起源,基因是生命繁衍的工具呢还是生命是基因复制基因的工具?智慧如何起源,人类真的是通过语言虚构的故事凝聚最伟大的协作力量征服其他的生命?

现在,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并懂得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观念。信奉科学就是通过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观念,不确信科学的结论。科学家不是确认观念,而是努力的证明我们原有的观念错误。我们只是宇宙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一事实日渐清晰,而在近一百年间尤为明显。我们曾经以为自己居住的星球位于“宇宙中心”,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曾经以为自己是动植物家族之外的独特物种,后来却发现我们同我们周围所有生物由共同的祖先繁衍而来,我们与蝴蝶和落叶松有着共同的祖先。我们就像独生子一样,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世界并非像我们小时候以为的那样,只围着我们转。我们必须接受自己只是万事万物中的一员这个事实,参照他者来认识自己。


认识文化 

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如何解读文化的问题。

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即便如此,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时候,我们不会真正把自己放在自然里来考察。直到今天,我们还是认为其他的生命无法真正意识到自己。

我们发现了物质世界的规律,我们据此开始制造物质,不断的给元素周期表增加新的成员。我们或许就是基因的生存机器,不过我们在认识基因,也在制造“转基因” 生命。在所有的生命当中,人或许是第一个具备自主意识的弱约束生存机器。

一个氢原子变成了氦原子,一个人变成了一具尸体。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他的意大利好友米凯莱·贝索(Michele Besso)去世后给他的妹妹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米凯莱从这个奇怪的世界离开了,比我先走一步,但这没什么。像我们这样相信物理的人都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分别只不过是持久而顽固的幻觉。”你死了,并没有离开,因为你一直存在于这个宇宙之中。

当我们身处一个寒冷的环境,我们的身体会感受失去温度的寒冷。在物理学家看来,身体失去温度只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完全有可能,我们的身体会在寒冷的环境里,身体的温度也会增加。不过,我们认同这个说法也好,不认同这个说法也好,我们的文化或者生活经验会提示我们多穿一点。去寒冷的环境,迟早会被冻坏。

日常生活经验或许就是人类文化的全部。我们理解的常识往往又让我们不那么放心。


写在后面的话:尼古拉·哥白尼说,地球不是宇宙中心;伊曼纽尔•康德说,真实世界人类永远也理解不了;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说,人不过是猴子变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别想更快了,光速就是极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你的潜意识才是主人,人就是个傀儡;克林顿·理查德·道金斯说,别颠倒了,基因才是真正的乘客,人的肉体只是个车厢。凯文凯利说,科技本身是一个物种,和微生物、植物、动物一样。而我们人类,只是喂养它长大的仆役而已。哎,说得我一愣一愣的啊!

有人认为,20亿年以后海水会被太阳煮沸。太阳慢慢死去,成为一个巨大的红巨星以后,地球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也或许,我们会登上去比邻星的航班,会在比邻星找到落脚点。我们或许永远看不清楚宇宙,也无法真正介绍一下自己(大脑),只是时间里的爬虫,直到时间也消失了。

或许宇宙和自己一样复杂,宇宙就像大脑一样神奇,所以大脑不知道宇宙的如何存在;大脑就像宇宙一样神秘,所以宇宙只是与大脑一样存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我们会得到很多有趣的认识。我们知道,亚历山大、古罗马、蒙古帝国和秦帝国都曾经征服当时的“已知地带”。所谓的“已知地带”也就是人类认知能够抵达的边界。而今,我们即便是有了站在外太空的望远镜,我们把认知能够抵达的边界推得更远,而我们也只是变得愈发努力去想象那些从未被想象过的问题。我们忠于经验,又不应当相信直觉,我们是不是应该像海德格尔一样“栖居于时间之中”,也或许并没有真正存在于我们认识的物质世界里面。 

如果我们不老或者不死,我们在时间(生命的时间轴只是人类的创造而已,时间并不真正存在)的维度上就自由了。如果我们有很多很多的钱(当然金钱也是人类社会为了更好协作的创造),我们在经济上就自由了。如果我们有了主宰他人命运的权力,我们在社会上就自由了。其实,如果我们真的不死,我们就是可以动的塑像而已,一部没有故障的记录仪,记录他人的精彩、哀怨与历史。如果我们有了越花越多的钱,我们不会因此得到购买的幸福感,我们只会更加焦躁和无聊,失去拥有的快乐也只是剩下痛苦。可以对其他人生杀予夺,疯狂的权力换不到信任、只有臣服,得不到爱情、只有依附。有节制的欲望,有节制的生活,或许才足够美好。

当狭义相对论引入四维时空观之后,时间和空间居然是一回事,可以互相转换。质量和能量相互独立,但在狭义相对论里质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转换,而且有数学公式。时空和质能是两组相互独立的概念,然后在广义相对论里时空和质能居然也是一回事,同样具化为伟大的数学方程式。有人认为,光有波粒二象性;而人有原子比特二象性。量子呈现为何种属性,取决于人的测量;而人呈现为何种属性,同样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 

 

关注微信公众号持续了解资讯动态